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静雅致的画面,诗人曾几以石菖蒲为主题,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情趣。首句“窗明几净室空虚”写出了环境的整洁和空旷,暗示了主人的清心寡欲。接着,“尽道幽人一事无”表面看似在说隐居者无所事事,但实际上暗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然而,最后一句“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却是点睛之笔,揭示了幽人并非真的无所事事,而是乐在其中,通过亲自汲水浇灌石菖蒲,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乐趣。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寓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真正的“无事”,是心灵的宁静和对简单事物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韵味。
不详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蛮荒乃有此巑岏,石黛因依碧玉寒。
须信佳山如绝色,凭谁貌取一生看。
大厦要直木,郢斤弃如遗。
一朝谏省上,王魏不支持。
高标何许看,小阁有时上。
烈风知人怀,柯叶尽西向。
芒鞋竹杖寻梅去,只有香来未见花。
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