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东郭岁晚言怀

过客应相笑,衰翁未得閒。

酒经方补注,诗稿又重删。

藜杖家家竹,篮舆处处山。

数朝天色冷,高卧掩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年末时分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自然的亲近。

首联“过客应相笑,衰翁未得閒”,开篇即以旁观者的视角引入,暗示了诗人年迈体衰,难以融入繁忙的世界,似乎成了他人眼中的异类。这里的“过客”与“衰翁”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与外界的疏离感,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颔联“酒经方补注,诗稿又重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生活。他或许在通过整理书籍、修订诗作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补注酒经,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也可能是借酒浇愁,试图在文字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而重删诗稿,则是对自己作品的不断打磨与反思,追求艺术的精进与完美。

颈联“藜杖家家竹,篮舆处处山”,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手持藜杖,穿行于竹林之间,乘坐篮舆,游历于山川之中,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竹杖与篮舆,既是实用工具,也是诗人身份的象征,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尾联“数朝天色冷,高卧掩柴关”,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面对寒冷的天气,诗人选择“高卧”,即在家中静心修养,远离尘嚣,仿佛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温暖。而“掩柴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独立与自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晚年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诗中流露出的孤独与宁静,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雨中怀秦主簿

东门之东西市西,人家屋头啼竹鸡。

新年十日九风雨,二老几时堪杖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次韵言怀二首(其一)

风冷柴门闭,斋居缩似蜗。

小桥平陆里,识字老农家。

野饭常留客,村醪颇胜茶。

早梅溪上折,斜插胆瓶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言怀二首(其二)

贫居家事少,客去跋溪閒。

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

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

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秦宜仲主簿之京

丈夫不洒离别泪,杯酒聊发《玲珑》歌。

黄杨闰馀岁已久,红杏日边春正多。

子瞻手携铁柱杖,太白足上金銮坡。

凤台佳景必重赋,千万寄语来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