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晨起踏雪诣向亭

街长帽侧,径滑筇扶,斜风乍见飞绵。

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

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

闲趣好,但尘襟泥酒,醉墨涂笺。

容易烟云过也,甚鸿泥爪印,倦旅依然。

冷落诗囊,谁念岁晚长安。

冰霜待寻伴侣,只孤琴消得清寒。

似梦里,又梅花、开了故山。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鉴赏

这首《声声慢·晨起踏雪诣向亭》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清晨踏雪前往向亭的景象,充满了冬日的静谧与诗意。

词中以“街长帽侧,径滑筇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街道的漫长与行走的艰难,侧面反映出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斜风乍见飞绵”一句,将微风与雪花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款竹门深,还更一笑相看”,通过竹门的深度和词人的微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朝来玉楼冻合,怪尖叉、瘦耸吟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早晨的寒冷比作冻结的玉楼,而“尖叉”与“瘦耸”则生动描绘了词人面对严寒时的坚韧与不屈。接下来,“闲趣好,但尘襟泥酒,醉墨涂笺”表达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在酒醉墨香中的自我陶醉。

“容易烟云过也,甚鸿泥爪印,倦旅依然”几句,通过烟云与鸿泥爪印的对比,反映了词人在旅途中虽感疲惫,但仍对未来充满期待。最后,“冷落诗囊,谁念岁晚长安”表达了词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以及对繁华都市的怀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与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一)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

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

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

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二)

诗句夕阳山,扇底故人曾说。

好是固关西去,看万山红叶。

翠蛟潭上认题名,屐齿为君折。

蓦地藓花浓处,出一双胡蝶。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三)

峻坂怯肩舆,引绠两行犹弱。

几日牵船岸上,只蒲帆难著。

一声碧月大堤头,旧梦定谁托。

何似春风天半,挽秋千红索。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舆中杂书所见得四阕(其四)

引手摘星辰,云气扑衣如湿。

前望翠屏无路,忽天门中辟。

等闲鸡犬下方听,人住半山侧。

行踏千家檐宇,看炊烟斜出。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