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题程彦实尚书晴洲卷(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溪山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首句“一片溪山景最奇”,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眼前景色的独特与非凡,暗示了接下来将展开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接着,“空濛潋滟两皆宜”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上的景象,无论是轻雾缭绕的朦胧美还是波光粼粼的动态美,都恰到好处,相得益彰。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高度概括,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青天白日好归去,不待沾裳湿足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似乎想要融入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甚至愿意放弃尘世的束缚,哪怕是在归途中可能遇到的微小不便,如衣裳沾湿、脚底湿润,也在所不惜。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溪山景致的生动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抒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高洁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