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则(其六十二)

第二头分悟破迷,快须攃手舍筌蹄。

功兮未尽成骈拇,智也难知觉噬脐。

兔老冰盘秋露泣,乌寒玉树晓风凄。

持来大仰辨真假,痕玷浑无贵白圭。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翻译

第二首诗:忽然明白了解脱之道,应迅速放下工具和束缚。
虽然功业未竟如双足并拢,智慧难以察觉自己的局限。
如同老兔在秋夜的冰盘上悲泣,乌鸦在寒冷的清晨栖息于玉树,景象凄凉。
拿过来仔细辨别真伪,任何瑕疵都使纯净无暇的价值不再珍贵。

注释

悟破:忽然明白,解脱领悟。
攃手:迅速放下,放弃。
骈拇:比喻功业未竟,像并拢的双脚。
噬脐:比喻无法追悔,像咬自己的肚脐。
兔老冰盘:形容秋夜的寒冷。
乌寒玉树:乌鸦栖息的玉树,象征清冷环境。
大仰:仔细观察,认真辨别。
痕玷:瑕疵,污点。
浑无贵白圭:没有任何东西比纯净无暇更珍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的作品,名为《颂古一百则》中的第六十二则。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修行与智慧的关系,以及对真伪的认识。

首句“第二头分悟破迷”暗示了修行者在深入理解佛法后,开始洞悉世间的迷惑;“快须攃手舍筌蹄”意指要迅速放下外在工具(如教义和修行方法),直接体验真理。接下来,“功兮未尽成骈拇,智也难知觉噬脐”表达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即使智慧再高,也无法挽回过去的错误或无知。

“兔老冰盘秋露泣,乌寒玉树晓风凄”运用比喻,描绘了岁月流逝、生命衰老的景象,以此强调时间的无情和修行的重要性。“持来大仰辨真假”意味着要以开阔的心胸辨别事物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蒙蔽。“痕玷浑无贵白圭”则进一步说明,真正的智慧不在表面的洁净,而在内心的纯净。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则(其九十二)

收尽馀怀厌事华,归来何所是生涯。

烂柯樵子疑无路,挂树壶公妙有家。

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风雪阵拥芦花。

寒鱼著底不吞饵,兴尽清歌却转槎。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一百则(其九十一)

照彻离微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

游神劫外问何有,著眼身前知妙存。

虎啸萧萧岩吹作,龙吟冉冉洞云昏。

南泉点破时人梦,要识堂堂补处尊。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颂古一百则(其十一)

森罗万象许峥嵘,透脱无方碍眼睛。

扫彼门庭谁有力,隐人胸次自成情。

船横野渡涵秋碧,棹入芦花照雪明。

串锦老渔怀就市,飘飘一叶浪头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

而今参饱似当时,脱尽廉纤到不知。

任短任长休剪缀,随高随下自平持。

家门丰俭临时用,田地优游信步移。

三十年前行脚事,分明辜负一双眉。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