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山岩

岩窦天下奇,黄诗天下稀。

洞明无所隐,石势争欲飞。

雷鼓今犹在,澹仙何未归。

磨崖文断灭,苔藓却成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岩窦展现着天下罕见的奇观,黄诗也极其稀有而珍贵。
洞穴明亮无处不照见,石头的形状仿佛争先恐后地想要飞翔。
如同雷霆鼓声依然回荡,淡仙为何仍未回归?
崖壁上的文字已经磨损模糊,只留下苔藓覆盖,像是穿上了绿衣裳。

注释

岩窦:奇特的岩洞。
黄诗:指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以诗才闻名。
洞明:洞穴光线充足。
石势:石头的形态。
雷鼓:比喻激昂的气势或声音。
澹仙: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仙人。
磨崖:刻在崖壁上的文字。
文断灭:文字磨损消失。
苔藓: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
衣:这里比喻覆盖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岩之美,其间充满了超自然的气息。开篇"岩窦天下奇,黄诗天下稀",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即岩石与黄金,强调了山岩之珍奇与罕见,这里不仅是地理奇观,更蕴含着诗人心中的精神寄托。

接着"洞明无所隐,石势争欲飞"一句,描绘出岩洞透亮无秘密可藏,同时巨石如欲腾空,每一个字都显得飘逸而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抒发。

第三句"雷鼓今犹在,澹仙何未归",则是在询问,过去的雷声尚存,而那位隐居于此的仙人为何还未回归。这句话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磨崖文断灭,苔藓却成衣",诗人通过对岩石被水流长年侵蚀而形成的花纹,以及苔藓覆盖形成的自然之衣,展现了时间与自然力量在岩石上的雕刻和装饰。这里也暗示了一种自然归于本真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山岩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一种深切情感,是一首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为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张远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邓城令王该致仕

碌碌红尘三十年,一官今喜赋归田。

此行正值鲈鱼美,好向鄞江买剑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苏毡久绝寝衣想,姜被忽分挟纩春。

形式: 押[真]韵

月上海棠

南枝消息凭谁送。北枝寒、清晓破馀冻。

横溪浸疏影,月黄昏、暗香浮动。真仙种。

不与梨花同梦。洛阳姚魏争先贡。

妒纷纷、红紫眩新宠。

尽雪压风欺,□和羹、此时须用。烦珍重。

莫作桓伊三弄。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秦楼月/忆秦娥

冰肌削。水沈香透胭脂萼。胭脂萼。

怕愁贪睡,等闲梳掠。花前莫惜添杯酌。

五更嫌怕春风恶。春风恶。东君不管,此情谁托。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