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老年来病已深,灸瘢着艾复难禁。
六根四大元无有,何处求师下一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十)》中的第十首。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衰老和疾病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死和佛教哲理的思考。他描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身体的脆弱,"生老年来病已深",即使尝试治疗,如灸瘢着艾也无法阻止疾病的侵袭,"灸瘢着艾复难禁"。
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佛教的教义,"六根四大元无有",这里的"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四大"则指地水火风构成的物质世界,诗人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进一步指出,在这个根本不存在实体的世界里,"何处求师下一针",意味着在佛教的视角下,任何外在的治疗手段都是徒劳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心性而非身体。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佛教空性的理解,以及对世间治疗手段的反思,展现出深厚的佛教思想底蕴。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老胡无圣亦无言,蓦指虚空唤作禅。
掌血条痕无着处,教谁白地患青颠。
三经已是太多罗,州去休休更问婆。
个里幸然无一事,何须终日把砖磨。
馀尘明极强分离,菩萨如来是阿谁。
既道本来无一物,将何芥子纳须弥。
老彗妖芒欲爇天,王良见迫为收鞭。
紫微一夜玑衡转,甘雨祥风到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