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不安。"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明身体虽然无恙,但心中却无法得到平静,这种心理状态是因为缺少知音所致。"想应知鹤怨"一句,诗人通过想象来感受那只孤独的鹤的怨恨,以此比喻自己也如同那鹤一般,怀有深深的怨恨,因为无法与志同道合之人为伴。最后"未得伴鸥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无伴的痛苦,鸥(一种水鸟)在这里象征着诗人所渴望的知己。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友谊的珍视。这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怀,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想。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雾重重山复山,山光树色有无间。
是中紫翠皆诗料,病起无聊著句难。
散发披襟乐醉乡,从朝笑语到斜阳。
坐来一片蝉声久,未信人间有此凉。
吟魂缥渺迈霜空,立影茕然翠阁东。
素喜半钩西面月,生憎一箭北头风。
万斛苍烟恋钓矶,一川秋绿漾清晖。
空明隐映流光薄,翻忆当年苏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