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
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这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开篇“学道由来不记年”表明诗人对于修行的道路已经历经多年,至于忘却了起始之时,这种淡漠对时间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表现。而“啸歌风月在前缘”则显示出诗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鸣,他的生活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同频共振的境界。
中间两句“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无尘处”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远离红尘的精神状态,而“疑是人间自在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现状的一种质疑和肯定,他似乎已经达到一种如同仙境般的自由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位修道者或隐士在寻求精神寄托过程中的自我超越与达观。
不详
十相从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虽异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馀济世功。
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苍苍安可料,旧德奄重泉。
痛为黎民惜,谁扶大厦颠。
英风摩日月,正气返山川。
丙午功勋在,丰碑万口传。
已觉云天阔,风声四面凉。
路幽迟晚日,岩古浥流香。
客舍长年静,渔舟底事忙。
相逢贤太守,不用管弦将。
苍髯野褐予甚古,萝月桂风谁为贫。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
好山如画能留客,宝鼎藏丹不计春。
更上高亭问玄鹤,莫教诗眼有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