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其二)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

明年桑苧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山水之美的诗歌。开篇“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两句,通过对青山绿水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画面。这里的“翠作堆”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如同翠玉一般;“葱葱郁郁气佳哉”则传递了一种生动的自然美感,似乎可以直接感受到那份清新。

接着,“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两句,诗人通过参与音乐和歌唱,从而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净化。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也可能是泛指音乐;“丛里抽身出”则表现了诗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融入自然之中的情景;“云水光中洗眼来”则形容在云雾与流水交织的光影中,让心灵得到净化。

然后,“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两句,诗人遇到了一位仙风道骨、头发赤褐色的老者。这里的“白足”指的是不穿鞋子的脚;“赤髭”则是形容老者长而红色的胡须;“拒霜黄菊为谁开”则是在问这个老者,是在等待着某人,还是仅仅为了自己享受那未被霜雪侵袭的黄色菊花。

最后,“明年桑苧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两句,诗人展望到了来年在特定的地点(桑苧煎茶处)回忆这次与老者相遇的情景。这里的“衰翁”指的是年迈的老者,也可能是诗人自称;“首重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的深刻记忆和期待再次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一位仙风道骨老者的邂逅,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一)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二)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苇间闻拿音,云表已飞屐。

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

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

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