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吟

兰灯吐花缀金粟,深屋娇娘列燕玉。

欢催白日饮清宵,醉拨银筝度新曲。

冰壶压水秋迟迟,竖儒翻书双眼眵。

酸风如箭射絺绤,促织唧唧鸣声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之美。首句“兰灯吐花缀金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兰灯散发的光芒如同点缀着金黄色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深屋娇娘列燕玉”一句,将屋内女子的娇美形象与燕玉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欢催白日饮清宵,醉拨银筝度新曲”两句,通过对比白天的欢乐与夜晚的沉醉,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情感变化,以及音乐在人们心中激起的涟漪。音乐成为连接不同心境的桥梁,无论是欢笑还是沉醉,都能在音符中找到共鸣。

“冰壶压水秋迟迟,竖儒翻书双眼眵”则将视角转向自然与知识的探索。冰壶比喻清澈的水面,暗示秋水的宁静与深远;“竖儒翻书双眼眵”则描绘了一位读书人沉浸在书籍之中,双眼因长时间阅读而显得有些疲惫。这一对比,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最后,“酸风如箭射絺绤,促织唧唧鸣声悲”以秋风的寒冷和促织的哀鸣,渲染出秋夜的凄冷与孤独。风如利箭般穿透衣物,不仅触觉上的寒冷,更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促织的叫声,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生命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秋夜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有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刻,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

叶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涨

江天四月雨如麻,柳林渰尽东西家。

树头日暝曝鸡犬,湿床冷灶盘虫蛇。

浪纹层层风叠叠,菱荇牵丝蒲叶赤。

街市新涨绿齐腰,伐木为牌作舟楫。

白头老翁江之隅,不种桑麻无屋庐。

阿儿唱歌妻荡桨,生涯长在水中居。

形式: 古风

田家行

树头扑扑乱鸦飞,小叔敲门昏晚归。

今年输租足官布,机中馀剩有冬衣。

唤妇下厨儿宰鸭,言语欣欣笑相答。

阿婆点灯翁领孙,长幼团栾举杯酌。

君不见有身莫作城市人,分门割户终日论。

钱高北斗谊若薄,看来何似田家贫。

形式: 古风

叶义士溪山饯别图

琅琊台前逢楚郎,少年面似红玉光。

读书学究唐陆贽,报仇愤比韩张良。

袖携刀笔事官府,豪气似欲凌云翔。

诸侯交言荐邦郡,径骑匹马来鄱阳。

鄱阳西行突孤垒,江城环溃沈秋水。

风涛澎湃斗鲸鼍,大剑长鎗血相指。

晓叩薇垣奏九重,夜传羽檄来千里。

驱兵领将怒咆哮,且斩旄头献天子。

偃武归休思故田,拂衣却上信溪船。

吴芮祠东酌别酒,父老慷慨争留连。

草色遥空暗楚雨,柳丝拽岸垂淮烟。

华姬缓歌度离曲,银筝调遏鸣哀弦。

奉觞为寿复赠寄,出门莫洒儿女泪。

古来竹帛耀勋名,壮士悠悠四方志。

浪迹纵横天地间,无使光阴等閒弃。

芙蓉花发望归期,记此邮亭去时意。

形式: 古风

石港行

港边高墙围大屋,鸱吻昂昂头矗矗。

柏为柱兮桂为梁,绮户纹窗耀人目。

玉树朝朝捧绣筵,绿珠夜夜捧金谷。

寻常富贵若秋毫,倏忽繁华灭残烛。

君不见港边锣鼓震天闻,子女惊惶哭出门。

金珠玉帛厚丰积,一朝抄籍霍将军。

百年自算无穷计,怨死雠生满天地。

后园种树未开花,今者已属他人家。

又不见港边高高山上土,凿石为坟立羊虎。

碑牌催折尽番磨,家破家亡叹无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