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菊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

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

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

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

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

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秋天结束北风离去,季节更替寒气变得凛冽。
细雨伴随浓重霜降,凋零的菊花四处散落。
鲜艳的花瓣仍耀眼,幽幽香气蕴含着浓厚。
明亮地覆盖着空旷的园子,茂盛地铺满了幽静的山谷。
诗人遗留下的吟诵,陶渊明也曾满怀捧起。
倘若在衣袖之中,还能够留存余香。

注释

秋尽:秋天结束。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
律移:季节变换。
寒气肃:寒冷的气氛变得严厉。
淅沥:形容雨声。
繁霜:厚重的霜冻。
离披:分散的样子。
残菊:凋谢的菊花。
华滋:花朵鲜艳滋润。
照灼:光彩照人。
幽气:深沉的香气。
纷郁:浓郁繁复。
的的:鲜明的样子。
冒:覆盖。
空园:空旷的园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被:覆盖。
幽谷:幽静的山谷。
骚人:诗人,此处特指忧愁的文人。
遗咏:遗留下的诗歌。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
盈掬:满手捧着。
傥使:倘若,假使。
怀袖中:衣袖里。
犹堪:还能够。
袭馀馥:残留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到来、寒风凛冽的景象。"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写出了季节更迭和天气转冷的氛围,其中“律”字使用得当,既指代时间的概念,也暗示着自然界在严冬来临前的有序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生动地表现了霜花纷飞的景象,以及秋风中残留的菊花被霜覆盖的孤独和凄凉。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萧瑟与哀愁的情感。

"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则是对深秋时分的光线与氛围的描绘,透露出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这里的“华滋”指的是树木的叶子依旧保持着最后的荣耀,而“幽气含纷郁”则是对环境中那种难以言说的、沉郁的氛围的捕捉。

"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这两句诗写出了秋风中的树木摇曳,以及山谷间草木凄凉的景象。这里通过对声音和形态的描绘,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处变化的感受。

最后两句"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骚宾王、陶渊明等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们作品的珍视。这不仅是对文学传统的尊崇,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沉思与哀愁。诗人的笔触既有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蕴含着对文学传统的敬仰,以及个人的情怀寄托。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永平舞

庆传瓒祚,位正瑶图。功宣四海,化被八区。

静彰帝道,动合乾符。千秋万祀,永荷昭苏。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昭德舞

懿彼明德,赫赫煌煌。名高阃域,功著旗常。

道符休泰,运叶祺祥。庆传万祀,以播耿光。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洛阳人嘲跋异

赫赫洛下,唯说异画。张氏出头,跋异无价。

形式: 四言诗

蜀选人嘲韩昭

嘉眉邛蜀,侍郎骨肉。导江青城,侍郎情亲。

果阆二州,侍郎自留。巴蓬集壁,侍郎不识。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