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入白云访雪谷密因诸上人精舍二首(其二)

秋山乘兴信蓝舆,支遁山云独掩庐。

真谛可参无上法,浮生暂署阿兰居。

双趺慧日依林静,半岭晨钟集涧疏。

此地情缘知不浅,何年身世许凭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隐士雪谷密因上人的精舍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秋山乘兴信蓝舆”,以“秋山”为背景,点明季节与地点,诗人兴致勃勃地乘坐着轻便的车辆前往,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旅行状态。接着,“支遁山云独掩庐”,描绘出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孤独,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山云相伴,隐喻了隐士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真谛可参无上法,浮生暂署阿兰居”,这两句表达了对隐士智慧和修行境界的赞叹,认为他的生活就是对最高真理的实践,而世俗生活只是暂时的栖息之所。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如“真谛”、“无上法”、“阿兰若”(寂静处),强调了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对比。

“双趺慧日依林静,半岭晨钟集涧疏”,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双趺,即双足,这里比喻隐士的智慧如同日光照耀,即使在林间也能感受到其宁静的力量。半岭晨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而集涧疏则描绘了水流的细密与稀疏,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最后,“此地情缘知不浅,何年身世许凭虚”,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情感共鸣与向往,认为与隐士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身世的反思,渴望能够像隐士一样,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充满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赞美。

收录诗词(124)

梁元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寺小集次欧羽仲韵

低树含霜晚翠新,登临的的欲寻真。

花开佛面能供客,鸟弄山阳解似人。

暂以风流侵韵雅,莫将幽会动星辰。

相看不尽分题兴,日落孤城万壑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陈华真太亲家

卧稳东山百尺楼,真人七十又馀秋。

贻谋经术传中垒,踵接清时羡太丘。

棋局閒来看世态,酒船到处狎江鸥。

承明伫有徵贤诏,三代应同拜冕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凤城丹汞图寿区几蘧太亲家七十一

可是仙城别洞幽,真人半隐足丹丘。

砂传葛令连勾漏,境借张颙岂陆舟。

绿墅共占浮紫气,苍生未许度青牛。

抽毫谩谱冈陵祝,飞翠层峰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无胜上人奉檀香佛归金陵

南来宗意原无住,龙锡经时信羽翰。

遂有法华开色相,微拈心蕊足旃檀。

千峰落照苍猿定,一道横分白气尊。

许我淩风来独往,月明环佩满虚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