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

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

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

名峰七十二,争向镜中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木渎湖畔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首句“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开篇即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湖面与远处盛开的荷花相连,仿佛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两句,通过对比巴陵的地道与林屋的隐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此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则将视线转向湖中的建筑与船只,楼阁与波涛交织,帆樯在翠绿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鲜明,展现了湖上生活的生动景象。最后,“名峰七十二,争向镜中妍”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环绕湖畔的七十二座名峰,它们仿佛在湖水中映照出最美的姿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渎湖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范蠡宅作

羡尔浮西子,扁舟湖海间。

芙蓉三万树,种满洞庭山。

石上留香屧,烟中有翠鬟。

狂吟水仙曲,惊起一双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正气祠作

元老忠贞竭,中朝历数屯。

十年荒社稷,一夜尽君臣。

野月寒难曙,江花惨不春。

精魂应杀贼,莫但作星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钱塘观潮(其一)

子胥乘白马,天上涌潮来。

雷破江门出,风吹地轴回。

孤舟凌喷薄,长笛引凄哀。

欲作枚乘赋,先挥张翰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钱塘观潮(其二)

千里江潮势,奔腾禹穴前。

蛟龙争水国,雷雨战空天。

长剑中流拔,孤帆落日悬。

谁言天堑险,飞渡有苻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