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故人千里别,遗我双干将。

其鞘饰鞞琫,其刃生寒芒。

鞘以示韬晦,刃以明坚刚。

时行即徇义,时止当深藏。

雌雄喻同心,以勖长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把名为“干将”的剑,来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干将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对宝剑,象征着力量与忠诚。诗人借由这把剑的特性,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时间的流转以及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与行动。

首句“故人千里别”,点明了朋友间的离别,千里之遥,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深厚。接着,“遗我双干将”则引入了主题——一把象征力量与忠诚的宝剑,作为离别的赠物,寓意着友谊的坚韧不拔。

“其鞘饰鞞琫,其刃生寒芒”描绘了剑的外观,鞘上的装饰象征着韬光养晦,而锋利的刃则代表了坚定的力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鞘的装饰与刃的锋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在不同的时刻,人们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鞘以示韬晦,刃以明坚刚”进一步解释了剑的象征意义,鞘代表了隐藏与等待,而刃则代表了行动与力量。这不仅是对剑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提炼,提示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力量,在需要时保持隐忍。

“时行即徇义,时止当深藏”强调了适时而为的重要性,即在应该行动时勇敢地追求正义,而在需要静默时则深藏不露,体现了对时机的把握和对原则的坚守。

最后,“雌雄喻同心,以勖长不忘”以雌雄干将比喻友谊的两面,强调了双方的相互依存与共同成长,同时鼓励人们铭记这份友谊,不忘初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把宝剑的象征,巧妙地融合了友情、时机、力量与隐忍等多重主题,既富有哲理又蕴含深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纷纷浮世上,举眼皆尘俗。

蓬莱杳何许,但见云海绿。

呼童抱瑶琴,青山纵遐瞩。

欲弹山水调,和以阳春曲。

缅怀钟子期,百身恨难赎。

皓月幸无恙,流光满林麓。

夜夜照孤琴,庶以慰幽独。

形式: 古风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其一)

贪夫溺忘返,达人自不羁。

时行施惠利,时止娱诗书。

而况故山下,犹有旧田庐。

及此身强健,不归待何如。

形式: 古风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其二)

鹦鹉在雕笼,日食非不腴。

何如林间鹤,栖老苍松株。

先生早赋归,酌酒舞且歈。

彼哉忧得丧,役役真鄙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其三)

群贤际昌运,衮衮乘风云。

先人独何事,超然离人群。

鹬以翠而毙,膏以明自焚。

伟哉桑榆翁,东篱醉斜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