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语土民

庙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

三军歌按堵,万骑弛鸣镖。

虔岭顽民远,朝阳寇逆招。

偃文休众士,锡命自皇朝。

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箫。

声闻神起舞,气感海无妖。

方叔猷元壮,相如赋未饶。

成周放牛马,林野任逍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庙堂策略符合天意,军旗显威震慑苗疆。
全军和谐有序,万马疾驰如镖飞翔。
虔诚山岭的顽固民众远离,朝阳之下叛逆者被招安。
停止军事行动,让士兵们休息,皇朝赐予恩命。
不要刻写在天然石头上,只吹奏洛水下的箫声。
箫声传至神明起舞,气息所及海面平静无妖魔。
方叔英勇无敌,司马相如的辞赋也难以超越。
如同成周时期放牧牛马,人们在山林间自由自在。

注释

庙算:庙堂策略。
符:符合。
天象:天意。
干旄:军旗。
格:震慑。
有苗:苗疆。
按堵:和谐有序。
虔岭:虔诚山岭。
顽民:顽固民众。
招:招安。
偃文:停止军事行动。
锡命:赐予恩命。
皇朝:皇朝。
莫篆:不要刻写。
天然石:天然石头。
洛下箫:洛水下的箫声。
声闻:声音传至。
神起舞:神明起舞。
海无妖:海面平静无妖魔。
方叔猷:方叔英勇。
元壮:无比壮烈。
赋未饶:辞赋难以超越。
成周放牛马:成周时期的放牧生活。
林野:山林。
任逍遥: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恢宏的历史场景,充满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气派。开篇“庙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与天象变化的关注,以及对远古时代的神秘民族——苗人的探索。紧接着,“三军歌按堵,万骑弛鸣镖”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军队整齐划一的阵势和骑兵威武的气势。

“虔岭顽民远,朝阳寇逆招”则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艰苦与敌对势力的侵扰,而“偃文休众士,锡命自皇朝”显示了中央王朝对于文化教育和军事指令的重视。诗人通过“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箫”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音乐之雅的赞赏。

接下来,“声闻神起舞,气感海无妖”则是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而“方叔猷元壮,相如赋未饶”可能是在引用古代文学家的作品或者是对他们风格的模仿。最后,“成周放牛马,林野任逍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放松。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历史、战争、自然美和文化艺术等多个主题,是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宏伟之作。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国山川写景

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乡。

第宅参文武,姻㜕半帝王。

珠楼帘结绮,花苑水流香。

礼节传家范,簪缨奕世芳。

飞鞭驰道坦,聚盖艳阳光。

箫鼓迎欢会,桐麻遣唁丧。

勋臣扶景运,风树配天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晓发佛潭桥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酬裴使君王探公

百粤临南海,儒冠任使轺。

馈我兼金佩,和之美玉箫。

清风生四座,丽日正良霄。

意气宜令契,公忠岂古饶。

简书频诵读,玉烛要均调。

冰鉴秋霄察,君门万里遥。

骊騑歌四牡,谔谔答清朝。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山游怀古

迅烈驱黎瘴,委蛇陡翠微。

汉宫尘漠漠,随社黍离离。

圣远津稀问,蟾升树亦辉。

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

边檄兴师旅,秋深近阻饥。

仲由刚协力,曾点志同时。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