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蓟门怀古》由明代诗人冯彬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联“灯火重门夜漏迟,渔阳往迹系遐思”,以夜晚灯火昏黄、时间缓慢流逝的场景起笔,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思考的悠长。渔阳,古地名,此处借指古代边疆战事频繁之地,引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颔联“胡尘日向潼关暗,铃雨时增剑阁悲”,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凉。潼关,古代军事要塞,胡尘暗喻外族入侵,铃雨则象征着战乱中的哀伤与痛苦,剑阁则是蜀道险要之处,其悲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颈联“两路河湟皆陷贼,百年幽蓟竟沦夷”,直接点明了古代边疆地区遭受侵略的事实,河湟、幽蓟均为重要战略区域,陷贼与沦夷则表明了这些地方在战争中的惨败与沦丧。
尾联“乾坤否后应还泰,甸辅皇图属盛时”则表达了对历史循环与国家兴衰的哲学思考。乾坤否泰,源自《周易》,表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变化;甸辅,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皇图盛时则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强盛。此联寄寓了诗人对于历史更迭中,总有光明与希望的信念。
整体而言,《蓟门怀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战争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循环规律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