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祠

昭君天赋倾城色,何事君王未曾识。

徘徊顾影无计留,一朝远嫁匈奴国。

匈奴风日暗飞尘,昭君绝艳惊国人。

单于骇叹昔未睹,甘心保塞为藩臣。

从来败德由女美,褒妲骊姬及西子。

玉环飞燕更绝佳,遗臭千载堪咨嗟。

毛生善画古无有,强把丹青倒妍丑。

却教尤物摈绝域,能为君王罄忠益。

闻说昭君出塞初,朔风萧飒吹衣裾。

聊将琵琶寄离恨,痛绝玉颜嫔老胡。

老胡死矣义当返,慷慨怀归曾上书。

君王有诏从胡俗,恸哭薄命终穹庐。

自古佳人多命薄,亦如才士多流落。

人才有益尚疏外,佳人无补何可怼。

君不见萧生堪猛岂不忠,君王疑信相半终不容。

形式: 古风

翻译

王昭君天生丽质,为何君王从未识她。
她在宫中徘徊,无法留住,最终远嫁匈奴。
匈奴之地风沙漫天,昭君的美貌震惊了国人。
单于惊叹从未见过如此绝色,甘愿守边疆为臣。
历史上美女败坏德行,如妲己、骊姬和西施。
杨贵妃、赵飞燕更是佼佼者,但她们的名声却留下恶名。
毛延寿擅长绘画,却因偏见将美人画丑。
他让美人远离故土,但她为君王尽忠,贡献良多。
听说昭君初嫁塞外,北风吹过她的衣裙,
她弹奏琵琶寄托离愁,容颜憔悴在胡地。
胡地之人去世,她理应回归,她曾上书表达思乡。
君王遵从胡俗,她含泪在穹庐终老。
自古红颜薄命,才子也常遭流落。
人才被疏远,美人无用,怎能怨恨。
你看萧生忠诚却被猜忌,始终无法得君王信任。

注释

昭君:王昭君。
何事:为何。
顾影:回头看自己。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单于:匈奴的首领。
甘心:愿意。
败德:败坏道德。
玉环:杨贵妃。
飞燕:赵飞燕。
遗臭:留下恶名。
毛生:毛延寿。
痛绝:极度悲痛。
嫔老胡:在胡地的老去。
义当返:按道义应当返回。
上书:呈递文书。
薄命:命运不好。
穹庐:指游牧民族的帐篷。
流落:漂泊不定。
疏外:被疏远。
萧生:虚构人物,象征忠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所作的《昭君祠》,通过对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诗中首先赞美了昭君的美貌和才情,感叹她为何未被君王赏识,最终被迫远嫁匈奴。接着描述了她在异域的孤独与坚守,以及她的琵琶声中寄托的离愁。诗人提到昭君曾上书请求回归,但未能如愿,最后在胡俗中悲惨去世。诗中借昭君的命运,寓言了才子佳人往往命运多舛,才华出众者常遭冷遇,暗示了社会的不公。

袁燮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昭君的悲剧性,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不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7)

袁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左藏三首(其三)

人生贵得友,胜己我所求。

搜寻穷怪珍,逢此荆山璆。

虚怀略辈行,倾盖均交游。

许赓清绝句,每叹风雅俦。

中年畏作别,握手如隐忧。

尺素烦警策,慰我思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李左藏三首(其二)

忆昔议和日,权门机阱深。

平居自好者,亦或丧其心。

伟哉人中杰,独立山万寻。

佐时岂不欲,枉己非所钦。

蔚然岁寒姿,肯受霜雪侵。

愿言继前作,冠冕英俊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李左藏三首(其一)

中都衣冠地,振羽良独难。

美材副时须,步武随鹓鸾。

平生根柢学,万卷胸中蟠。

清规照冰玉,健笔翻波澜。

宦游聊复尔,荣利不可干。

去去展壮图,士友拭目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李鸣凤使君

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峨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鹯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