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时卞璧亲持献,未遇徒然更再三。
折苇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信所作的《颂古九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卞璧献璧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当时卞璧亲持献",暗示了主人公卞璧曾满怀期待地将珍贵之物呈献,但结果并未得到期望的回应,"未遇徒然更再三",表现出他的努力与失望。接下来的"折苇渡江江上水",以折断的芦苇比喻世事的艰难和人生的曲折,而"滔滔今古色如蓝"则借江水的永恒流淌,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人对人生际遇和宇宙永恒的思考。
不详
据坐凝眸语未形,一槌直下意何明。
倒行此令如相委,无限清风动地生。
残雪既消尽,春风日渐多。
若将时节会,佛法又如何。
一切尘中坚密身,尘尘顿现本来人。
了知此外更无佛,野鸟山花别是春。
杨岐担子无轻重,上得肩时便著行。
咬定牙关提正令,卷舒杀活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