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芗林故人

狺狺多楚狗,何处续离骚。

草径无尘入,秋峰与节高。

菰香清野饭,柳色老宫袍。

笑问刘安鼎,相看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犬吠声声如楚地恶犬,何处能寻觅屈原续写离骚。
小径洁净无人迹,秋日山峰与我的白发同显高洁。
田野间飘荡着菰米的清香,那是简朴的野餐,柳树的老色映衬着我旧时官袍。
笑着询问刘安的仙鼎,你我相对,都已是满头白发。

注释

狺狺:形容狗叫声。
楚狗:指楚地的恶犬,比喻不善言辞或粗鲁的人。
离骚:屈原的长诗《离骚》,这里借指文学创作。
草径:乡间的小路。
秋峰:秋天的山峰。
节:节操,这里指人的品格。
菰香:菰米的香气。
野饭:野外的简餐。
柳色:柳树的老叶,象征岁月流逝。
老宫袍:泛指旧时官员的官服。
刘安:汉代淮南王刘安,传说他曾得仙丹。
二毛:头发黑白相间,指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寄芗林故人》。诗中,诗人以“狺狺多楚狗”起笔,形象地描绘出环境中的犬吠声,暗示了故人的居处可能在偏远或宁静的乡间。接着,“何处续离骚”表达了对故人能否继承屈原遗风,继续创作诗歌的期待和怀念。

“草径无尘入,秋峰与节高”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草径洁净,秋日山峰峻峭,与诗人的品格相映成趣,寓意着故人的高尚情操。野餐时的“菰香清野饭”,以及“柳色老宫袍”的意象,既写出了自然的清新,也暗指故人的淡泊生活和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笑问刘安鼎,相看已二毛”,通过询问刘安(西汉淮南王刘安,曾著有《淮南子》)的典故,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人相见时两鬓斑白的感慨,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和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梦中作四首(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吠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梦中作四首(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梦中作四首(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梦中作四首(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