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笔

老㕙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

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刘远笔》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对艺术与才华的深刻洞察。

首句“老㕙力能举玉杵”,以老㕙(传说中的大力士)举起玉杵的形象,象征着非凡的力量与技艺。接着,“文阵挽强犹百钧”一句,将文人比作战场上拉弓射箭的勇士,强调了他们创作时的力度与决心。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两句,表达了对艺术变化多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某些作品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惋惜。这里“褐衣金虎文”可能是指作品中既有朴素的表达,又有华丽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赞美了两位刘姓艺术家的功绩,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成就被后世所遗忘,强调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则通过谢郎(可能指谢灵运)的例子,表达了对才华出众者的敬佩,同时也指出即使再杰出的艺术家,也可能在人群中显得独特而超凡。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艺术家通过微小的事物(如鸡毛)就能揭示出古老的故事,以及他们能够激发更多艺术创作的潜力。

最后,“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艺术家们共享美酒,共同创造超越云霄的艺术作品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艺术合作与交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艺术家的才华与创造力,还探讨了艺术的传承、创新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展现了元好问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铁笔行为王元诚作

王郎宋代中书孙,铸铁为笔书坚珉。

画沙每笑唐长史,拔毫未数秦将军。

高堂落笔神鬼怒,九万鸾笺碎如雾。

铅泪霏霏洒露盘,金声铮铮入秋树。

鸟迹微茫科斗变,柳薤凋伤悲籀篆。

鼓文已裂岐阳石,漆灯空照山阴茧。

王郎笔艺精莫传,几度索我东归篇。

毛锥不如铁锥利,吾方老钝君加鞭。

矢尔铁心磨铁砚,淬锋要比婆留箭。

太平天子封功臣,脱囊去写黄金券。

形式: 古风

秋日李氏东堂同长蘅观曝图画张伯夜贻画笔柬谢

秋云杲杲天景澄,高堂与客翻湘藤。

潇湘水阔愁嘉陵,江花有情遥沾膺。

閒门此时无人应,紫毫一束烦高朋。

鸡距脱手新锋棱,未忍用点屏间蝇。

青松短檠临层冰,颠崖老树云门僧,貌君布袜予行縢。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羊毫笔

毛颖年深老不能,中书模画叹难胜。

管城忽现左元放,草泽不容严子陵。

壁上榴皮功可述,门前竹叶事无凭。

刚柔何必吹毛问,耐久真堪作友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谢笔

陶泓思渴待陈元,对楮先生意未宣。

何似中书君并至,明窗脱帽一欣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