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亭亭云中鹤,自昔为仙侣。
仙人寄之书,飞来不吾与。
我欲凌青霞,颇知尘世苦。
杳杳莫嗣音,三山在何许。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古意八首(其五)》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亭亭云中鹤"以鹤的高洁形象象征着仙人的出尘之姿,"自昔为仙侣"则暗示了鹤与仙人的深厚关系。然而,"仙人寄之书,飞来不吾与"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不传信予自己的遗憾,流露出对仙界神秘与遥不可及的向往。
"我欲凌青霞"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超越尘世、追求仙道的渴望,"颇知尘世苦"则揭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体验,既有对世俗苦难的体悟,也有对超脱的向往。最后两句"杳杳莫嗣音,三山在何许"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仙踪难觅、通往仙境之路的迷茫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仙鹤与仙人的故事,传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大星何落落,小星亦离离。
须臾素月出,群景遥相晖。
念我嘉友朋,携手同所归。
盱矣道路长,怅然不可期。
山阿有香草,采采不可掬。
愿言遗同心,日夕行空谷。
远道阻关河,怀人在心目。
芳菲幸未阑,聊以身佩服。
白云空中起,一雨群物滋。
浮生在世间,徒费食与衣。
古人虽已死,清辉照无期。
岂复同碌碌,寂莫黄泉归。
岁暮孰华余,幽兰植前庭。
何彼萧与蒿,亦复长青青。
纷罗夺幽色,荒秽蔽紫茎。
拔去在今日,寝食心始宁。
蒿也非尔恶,所惧乱芬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