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德文乐轩

君不见达官火色凌朝霞,传呼数里清堤沙。

门人故吏听颐指,吹嘘一到枯生花。

那知任重责亦重,朝服坐待晓鼓挝。

撄鳞逆耳事可畏,四十未过两鬓华。

又不见朱门钱痴豪且奢,氍毹按舞催筝琶。

萍齑豆粥何足道,猩唇熊掌来咄嗟。

那知中夜独不寐,百万计恐毫釐差。

匹夫无罪死怀璧,何异犀象之角牙。

人生快意在富贵,富贵尚尔馀何誇。

刘君适意殆非此,其乐自谓真无涯。

官閒事少忧患少,君恩饱暖及全家。

寿亲馀沥沾宾友,教子尚有书五车。

百年万事付杯酒,部伍鼓吹鸣池蛙。

眼前识破两蛮触,胸次不置千褒斜。

个中欢趣例如此,回首富贵谁能加。

我今百指无定止,负舍却羡循墙蜗。

思君清乐不可得,对此况味殊不佳。

何时径往君家去,主孟莫厌煎盐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名为《题刘德文乐轩》。诗中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刘德文选择闲适生活的赞赏与向往。

首先,诗人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种是“达官”,他们地位显赫,权力巨大,但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和压力,朝服坐待,忧患重重,年华易逝,两鬓斑白。另一种是“朱门”,他们生活奢华,享受着歌舞升平,但内心却可能因财富与权力的追求而焦虑不安,担心细微的差错,甚至因小失大,如“匹夫无罪死怀璧”。

接着,诗人赞扬了刘德文的生活态度,他选择了一种“官闲事少”的生活方式,享受着君恩的饱暖,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教育子女,生活充实而快乐。这种生活不仅没有富贵带来的烦恼,反而能让人在简单的事物中找到乐趣,如与亲友共饮,欣赏自然美景,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也能像刘德文一样,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同时,诗人也对当前自己的生活状态表示了不满,希望能够前往刘德文的“乐轩”,体验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展现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烦恼与压力的反思。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中隐轩

君不见严君平、梅子真,成都卜肆吴市门。

万人如海一身隐,外听车马争驰奔。

又不见介之推、屈大夫,绵山泽畔何区区。

孤高与世自冰炭,甘焚就溺捐微躯。

两公朝市大喧噪,二子山林更牢落。

混俗变姓良自欺,卖身买名何太错。

我则愿师白乐天,终身衮衮留司官。

伏腊粗给忧患少,妻孥饱煖身心安。

况有民社可行道,随分歌酒陶馀欢。

经邦论道不我责,除书破贼非吾干。

折腰束带莫耻五斗粟,犹胜元载胡椒八百斛。

一朝事败竟赤族,嗟尔安得为孤犊。

尘靴汗板莫厌时奔走,犹胜李斯相秦印如斗。

一朝祸起遭鞭杻,却思上蔡牵黄狗。

况知富贵不可求,侥求纵得终身忧。

不如中隐轩中,日日醉倒不省万事休。

形式: 古风

被檄平田讼投宿兔山院留题

人事绝纷譊,临轩面四郊。

松风清不断,槐影密相交。

花蕊香蜂穴,芹泥落燕巢。

他年香火社,此地拟诛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中秋月下有感戏效乐天

此夜十分满,中秋万古情。

素娥应不老,苍鬓可怜生。

追想欢呼处,翻成叹息声。

悲欢人自尔,月是一般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王平仲二首(其一)

潦倒少矍铄,臞儒馀愚迂。

半面便健羡,无渠吾胡娱。

袖手久不偶,铺书如枯株。

索寞各作恶,呼车姑须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