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芬的《秋日》描绘了秋天肃杀的景象,引发诗人内心深处的诸多感触。首句“肃杀秋声里”以秋风的凛冽和落叶的凋零渲染出季节的凄凉,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接下来,“幽怀感百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可能包含对岁月更迭的感慨,也可能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通过蝉鸣和萤火虫的活动,进一步刻画秋夜的寂静与清冷,露水凝重,月光如霜,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观察到“竹外疏花瘦”,寥寥几朵花在秋风中显得更加娇弱,而“廊腰败叶乾”则描绘了廊檐下落叶的枯黄与干瘪,象征着生命的衰败。
最后两句“独怜三径菊,冷节末阑珊”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特别钟爱菊花,即使在这样的冷落时节,它依然保持着坚韧的节操,虽然凋零但未完全消散,展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品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载体,寓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坚韧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