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访鲍先生

溪上斋居好,幽偏事不侵。

桑麻存晚计,图史乐初心。

岸帻幽窗晚,移床绿树阴。

卜邻何待老,从此数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鲍先生西溪居所的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雅致。首句“溪上斋居好”,开门见山地点出访地之美妙,溪流旁的书斋环境清幽宜人。接着,“幽偏事不侵”一句,点出了此处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特点,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纯净与超然。

“桑麻存晚计,图史乐初心”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居生活的内容和乐趣。诗人以种植桑麻为晚年的计划,以阅读图史为内心的快乐,表达了对自然与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蕴含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岸帻幽窗晚,移床绿树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傍晚时分,诗人戴着宽边帽,坐在幽静的窗前,享受着绿树荫下的凉爽。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卜邻何待老,从此数相寻”则表达了诗人对鲍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未来能常来往的愿望。这里的“卜邻”即选择邻居之意,暗含了对鲍先生隐居生活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反映文人士大夫隐逸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56)

周棐(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尝为宣公书院山长。善诗。有《山长集》

  • 字:致尧
  • 籍贯:四明

相关古诗词

次石监征韵

忆子临东海,征帆几日回。

鼍鸣津鼓合,蜃起石楼开。

官酒应深酌,春衣或未裁。

题诗记游历,时寄到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陈彦博编修雨中见怀

泽国仍多雨,溪流没两涯。

墟烟迷小市,泥草乱空阶。

蕴藉诗中意,苍茫病里怀。

明朝晴色好,对话两情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送崇德州夏同知

慷慨持征节,雄谈思战尘。

有生皆帝力,无地不王臣。

为国丹心在,论功白发新。

他年忠义传,端合继前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人归楚

楚甸荒凉旧镇微,春来渐觉思依依。

故乡兵后今谁在?游子江南恨独归。

长路关心闻过雁,孤城回首见斜晖。

家人十载伤离别,芳草閒堂静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