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山庄中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感。首句“物换竟谁使”,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思考,引人深思。接着“朋来非我期”一句,点出意外的友情来访,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惊喜和温馨。随后,“曙光随日薄,秋籁入云悲”两句,通过光影和声音的变化,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细腻的感受力。
“速妇开新酝,从儿诵古诗”则描绘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乐趣,妻子准备新酿的美酒,儿子跟着吟诵古诗,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温馨。最后,“自为真率饮,忘却鬓成丝”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当下,享受生活,甚至忘记了岁月的流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感悟,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智慧,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