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同吴霁寰副宪张瑞泉周中槐二佥宪登会波楼

独带斜阳来北郭,不知明月出东山。

翠浮华顶烟初敛,绿满平畴水自环。

正喜一登皆在目,未辞屡到即忘还。

赋成却愧非王粲,诸老高名岂易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诗人与友人一同登楼赏月的场景。首联“独带斜阳来北郭,不知明月出东山”以斜阳与明月的交替,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景色变换的动态美,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循环。

颔联“翠浮华顶烟初敛,绿满平畴水自环”则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远处的山峰转向近处的田野,翠绿的山色与清流环绕的平地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宁静之美。这里运用了“翠”、“绿”等色彩词,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通过“浮”、“敛”、“满”、“环”等动词,赋予景物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颈联“正喜一登皆在目,未辞屡到即忘还”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登楼赏月经历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景难以忘怀的感受。这两句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尾联“赋成却愧非王粲,诸老高名岂易攀”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之语。诗人自比为王粲,但又深知自己与那些前辈大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达了对文学成就的敬畏之心。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谦虚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收录诗词(82)

王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北山殷棠川来访小酌于寅宾馆承台中诸大夫翩然来过即席赋得青字赠北山北山云不到历下十年矣在西曹时北山曾以居相假

虚堂遥挹历山青,坐对金华两使星。

四海故交逢此夜,十年乡梦忆重经。

多君京国书连屋,借我幽居花满庭。

人得良欢须尽醉,诗成莫放酒杯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登岱岳二首(其一)

宫阙逼虚清,千山雪献晴。

徂徕如拜頫,汶泗故回萦。

五夜金波㴸,三秋海日生。

晏温秦观晓,独对紫霞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岱岳二首(其二)

何事生天地,终年只蔀藏。

我行似黄鹄,一举见员方。

拱挹惟嵩华,朝宗有太行。

身疑凌倒景,视下亦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除夕

尘事俄消日,他乡亦作年。

功名惭镜里,儿女且灯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