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早秋吟》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描绘了早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山家昨夜房栊冷”,以“山家”点明地点,暗示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房栊冷”则通过触觉感受渲染出夜晚的清凉,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

“梧桐一叶飘金井”一句,以梧桐落叶这一自然现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金井在此处不仅指真实的水井,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如同井水般深邃而不可捉摸。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清澈与月亮的光辉,通过“如水”、“净藏云”、“含晖”等词,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桂花盛开,随风飘扬,玉箫声悠扬,营造了一种高雅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与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这句诗中,诗人以“年少征人”自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漂母”与“王孙”分别出自古代典故,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诗人独自在月下徘徊,长吟抒怀,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深深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最后两句,诗人希望向明月倾诉心声,但又意识到明月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心灵,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友情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

微风静林杪,红日下岩阿。

明月出已满,白云归未多。

高应伴猿鹤,深不暗松萝。

若弗为霖去,其如旱岁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浙江晚望

暮色看无际,秋空水混天。

片帆飞鸟外,新月落潮边。

隔越山形小,吞吴地势偏。

几人来往老,早晚渡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径山寺

翠拔群山外,连天势未休。

云迷飞鸟道,雨出古龙湫。

僧在深云定,香和杳霭浮。

人间游不到,台殿自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郎侍郎致仕

平时独高谢,道胜欲韬光。

白发辞明主,青山恋故乡。

药畦容鹤到,吟径恐云藏。

更爱禅林卧,时来拂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