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周大夫赠篇罢归赋此

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

江光凌弃壁,关色黯归繻。

薇蕨求新主,羹汤问小姑。

风雷亦何限,终是恼凡鱼。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省试周大夫赠篇罢归赋此》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周大夫在官场经历多次挫折后,最终选择辞官归隐的心境。

首联“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开篇即以周大夫的仕途遭遇起笔,形象地描述了他多次求见上级却未能得到推荐的情况,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艰难处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家传统仕途理想的失望与无奈。

颔联“江光凌弃壁,关色黯归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江水的光芒似乎在嘲讽着被遗忘的墙壁,而边关的颜色则显得黯淡无光,归繻(古代官员离职时所携带的物品)的黯淡更增添了离别与失落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了周大夫在官场中的孤独与被边缘化的感受。

颈联“薇蕨求新主,羹汤问小姑”则展现了周大夫对于未来出路的思考。薇蕨象征着隐居的生活,这里暗示周大夫可能选择归隐山林,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而“羹汤问小姑”则可能寓意着他向家人或朋友寻求建议,表达出在官场失意后对于家庭和亲情的依赖与求助。

尾联“风雷亦何限,终是恼凡鱼”则以风雷的广阔天地反衬出周大夫内心的困惑与挣扎。尽管外界看似广阔无垠,但对于周大夫而言,官场的不公与挫折仍然困扰着他,如同风雷对于平凡的鱼儿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周大夫复杂心情的理解与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周大夫个人命运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官场的残酷与世态炎凉,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丰吏部公邀泛西湖观荷明日寄作令与嘉则叙父追和

吏部元耽饮,良辰尊俎携。

分明在湖上,记得似耶溪。

别浦红裙桨,垂杨白马堤。

茫茫荷叶路,共水入天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白鹇

片雪簇寒衣,玄丝绣一围。

都缘惜文采,长得侍光辉。

提赐朱笼窄,羁栖碧汉违。

短檐侧目处,天际看鸿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来青亭

画栋将云绕,修檐傍汉开。

亭非邀翠入,山自送青来。

远色虚难写,遐观纵未回。

共言春景丽,不见使人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旦与肖甫较射

烟光海日曈,青帝早司东。

候转弓犹劲,标疏的略红。

耦弯双月吐,长臂一猿通。

本是无争者,心知此际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