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光嗣所作的《判行营将士申请裹粮》。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了行营将士们在冬季申请补给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汉州与绵州、益昌之间的距离和物资价格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将士们生活条件的关注和对他们艰苦环境的理解。
首句“才请冬赐,又给行装”,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在冬季申请补给和装备的场景,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接着,“汉州咫尺,要甚裹粮?”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汉州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却需要携带大量的粮食补给,突出了行军过程中的艰辛和物资的沉重负担。
后两句“绵州物贱,直到益昌”则转向描述了沿途的物资状况。绵州的物价相对低廉,但即便如此,将士们仍需一直前行至益昌,暗示了他们需要跨越较长的距离,同时也反映了物资补给的不易和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营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申请补给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队行军补给的艰难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