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
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
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
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中的第六首,主题围绕着宿命论和道德修养。诗人强调个人应当尽力行善,但同时也认识到天意有时超越人力,不必过于焦虑。他以原宪贫穷却坚守道义和颜回早逝但仍保持高尚品德为例,表明外界对个人的理解并非决定其价值,重要的是自我修养和坚持。诗中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鼓励读者在面对命运起伏时,内心坚定,自我砥砺。
不详
有客远方来,访我衡门下。
岂无一樽酒,乐此芳时暇。
好风吹晚花,绿醑粘盏斝。
痛饮君莫辞,流水易衰谢。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
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
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
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
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
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
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