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

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色彩浸不透,画还未干涸,细雨纷纷又迷蒙悠长。
曾经沿着建业城边的道路行走,野草蔓延,寒烟笼罩着六朝古迹。

注释

染不成:指颜色无法完全附着或渗透。
乾画未销:乾,通‘干’,指画作还未干;销,消失,这里指颜色未褪去。
霏霏拂拂:形容雨丝细密飘洒的样子。
迢迢:形容雨雾绵延不绝的样子。
曾从:曾经沿着。
建业城:古代地名,今南京,多次作为都城,此处代指历史沧桑。
边路:边缘的道路。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常用来形容荒凉景象。
寒烟:寒冷季节里的烟雾,增添凄清氛围。
锁:笼罩,封锁,这里形容景象被草和烟所包围。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时期的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中的“不成乾”,可能指的是天色尚未完全晴朗,“画未销”则是形容云彩如画般展现,但还未消散。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日柔和而又略带哀愁气氛的感受。“霏霏拂拂”四字用来形容天气湿润,云层低垂,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感。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望。建业即南京,历代都有称雄的地方。此句中,“曾从”表明这是诗人亲身经历,“建业城边路”则是具体的地点。这里所谓的“蔓草寒烟”,既形容了秋天植物繁茂而又带着凉意的景象,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荒凉之感。而“锁六朝”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如今废墟的沉重情感,所谓“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南朝的都城金陵(即今日之南京),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如今只留下荒废的遗迹和历史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一种淡泊而又不失忧郁的情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秋园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秋闻子规

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红压叠繁。

正是西风花落尽,不知何处认啼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荆南席上闻歌

迎愁敛黛一声分,吊屈江边日暮闻。

何事遏云翻不定,自缘踪迹爱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许校书

故人言别倍依依,病里班荆苦忆违。

明日柳亭门外路,不知谁赋送将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