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九江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终日江声里",诗人全天候沉浸在江水的涛声中,仿佛与江流共呼吸,展现出旅途的孤独与漫长。"凭栏入楚乡",倚靠栏杆远望,诗人进入了楚地的边界,心中涌起思乡之情。
"暮云百重合",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乌云聚拢,象征着浓厚的愁绪和未知的前路。"夜雨十分凉",夜晚降下寒冷的雨水,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凄凉,也加深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与凉意。
"赤县忧空切","赤县"指中原地区,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这份忧虑强烈而迫切。"吴船梦较长",在吴地的船上,诗人梦境悠长,可能寄托了对家乡和未来的遥想。
最后两句"平生匡山兴,天外想苍苍",诗人回忆起自己一生中对匡山(庐山)的向往,那遥远的山色在天边若隐若现,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未实现理想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江声、暮云、夜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国家、家乡的深深挂念,展现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