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伏生祠

鸡鸣起冠带,驱马出邹邑。

敬谒伏生祠,堂陛邈难及。

上古帝王书,冥心事时习。

惜哉乖世用,荏苒馀九十。

孰知天慭遗,绝学赖之立。

流传廿八篇,奥义诚乃急。

区区梅内史,所上何杂集。

古文反平易,今文独艰涩。

冥茫千载疑,欲剖空汲汲。

况复治道微,断简谁为缉。问生寂无言,再拜重?悒。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早晨鸡鸣时分的景象,穿戴整齐赶赴某个目的地。敬谒伏生祠,可能是指古代尊崇圣贤之意,这里的“堂陛”表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场面氛围,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古圣先贤的景仰和追求。

"上古帝王书,冥心事时习"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献的研习与思考,可能是在强调通过阅读古籍来积累知识和智慧。接下来的"惜哉乖世用,荏苒馀九十",则流露出一种时代沧桑、人才凋零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不尽如人意的无奈。

"孰知天慭遗,绝学赖之立"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与维护。"流传廿八篇,奥义诚乃急"或许是在强调某些重要文献的传承及其深刻涵义的紧迫感。

"区区梅内史,所上何杂集"可能是诗人自谦其学问浅薄,同时也在探讨历史文献的多样性。下文对比古今文体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风格演变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几句"冥茫千载疑,欲剖空汲汲。况复治道微,断简谁为缉。问生寂无言,再拜重?悒"流露出一种对历史难题、学术困惑的探求和对治学道路的迷惘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深切关怀。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学术困境,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之变的感慨和个人学术修养的自省,展现了一位学者对于知识、传统和个人使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兴享先农十一首(其六)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羽毛干戚,张弛则殊。进旅退旅,匪棘匪舒。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享先农十一首(其五)酌献用《禧安》

蠲涤盏斝,巾帨而升。挹彼注兹,酒醴维清。

洋洋在上,享于克诚。神其孚佑,以厚民生。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享先农十一首(其四)尚书奉俎用《丰安》

柔毛刚鬣,或剥或烹。为俎孔硕,登荐厥诚。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绍兴享先农十一首(其三)神农、后稷位奠币用《嘉安》

制为量币,厚意是将。求之以类,各因其方。

于以奠之,精诚允彰。神其享止,惠我无疆。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