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有感(其一)

阴阴垂柳转黄鹂,肠断残春欲去时。

白雪乱堆飞絮地,红须半在落花枝。

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最是牡丹堪痛惜,风吹雨打渐离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垂柳阴阴中黄鹂鸟婉转,春天将尽令人伤怀。
白雪纷飞堆积如絮,红花半落在树枝上。
园林傍晚时分深藏城郊,雨后清新的野水悄悄流入池塘。
最让人痛心的是牡丹花,风雨中渐渐离开枝头。

注释

阴阴:形容树荫浓密。
黄鹂:一种鸣叫悦耳的鸟。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残春:即将消逝的春天。
白雪:白色的雪花。
飞絮:飘飞的柳絮。
红须:红色的花瓣。
落花:凋谢的花朵。
园林:公园或庭院。
郭:古代城墙外的区域。
新晴:雨后放晴。
暗入:悄悄流入。
牡丹:富贵花,象征美丽和尊贵。
堪痛惜:非常值得怜惜。
渐离枝:逐渐离开枝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的景象,抒发了对即将逝去之春天的惋惜和感慨。开篇“阴阴垂柳转黄鹊”两句,形容柳树在细雨中低垂,黄鹂鸟儿飞鸣,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又略显忧郁的情调。接着“肠断残春欲去时”,则明确了诗人对即将离逝的春天感到心痛。

“白雪乱堆飞絮地”和“红须半在落花枝”两句,用鲜明的对比色彩,描绘出残春中花瓣纷飞的情景。这里的“白雪”指的是柳絮,“红须”则是指桃花或其他红色的花朵,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带有凋零感的画面。

诗人随后写道:“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这两句通过对园中景物和水边景致的描绘,表现了暮春时节日影渐长、光线柔和,以及自然界生命力在逐渐收敛的氛围。

最后,“最是牡丹堪痛惜,风吹雨打渐离枝。”这两句特别提及牡丹,这不仅因为牡丹是春天的象征,更因为它的娇艳与脆弱。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和珍惜之情。

总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捕捉了春天末尾的脆弱与美丽,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于生命流转、自然更迭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残春有感(其二)

年年九十日春风,风雨多端复在中。

一盏更还辜我绿,乱花知是为谁红。

树头啼鸟疑相劝,窗下吟生似不通。

可惜芳晨莫虚过,眼前便作白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直秘阁

蓬阁清虚称野情,华阳巾稳葛衣轻。

垂帘不见喧嚣事,尽日唯闻禽鸟声。

小桧影中铺砚席,短槐阴下著茶铛。

却愁穷巷晚归去,尘土满街冲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偶述鄙怀奉呈仆射相公

从来迂僻寡朋俦,今日优恩岂自酬。

抱病也容居粉署,好吟仍使在蓬丘。

利名场里心尤拙,少俊丛中鬓独秋。

早晚东山拂衣去,愿携鸠杖从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献仆射相公

病无憀赖负重阳,虚过东篱烂漫黄。

把酒不成陶令醉,脱巾空羡孟嘉狂。

鸿声历历高横汉,云影离离薄护霜。

珍重风流贤相国,此时闲卧奏清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