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桐庐场郑判官

荣阳郑君游说馀,偶因榷茗来桐庐。

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

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

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

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

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

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

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

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

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

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郑君游历桐庐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与官场之象。首句“荣阳郑君游说馀”点明人物身份及游历背景,随后“偶因榷茗来桐庐”则透露出郑君此次游历的契机。接下来,“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两句,通过山水与风光的描绘,展现出郑君行进间的愉悦与心境的高远。

“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揭示了官场的繁忙与郑君作为官员的责任感。“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郑君在官场中的智慧与决断力。接着,“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描述了郑君公务之余的生活情景,展现其生活情趣与官场之外的悠闲。

“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描绘了官场中的人物群像,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人群,展现了社会的多元性。“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则展现了郑君与宾客欢聚的情景,以及自然美景的融入。“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进一步描绘了郑君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

最后,“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通过对比,突出了郑君与普通百姓的不同生活方式。“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表达了郑君因公务而留宿他处的情景。“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则是对意外事件的幽默处理,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郑君个人的风采与官场生活,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11)

施肩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字:希圣
  • 号:东斋
  •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 生卒年:780-861

相关古诗词

西山即事奉寄故园徐处士

仆作江西少施氏,君为城北老徐翁。

诗篇忆昔欢相接,颜貌如今恨不同。

世界尽忧蔬上露,时人皆怕烛前风。

唯馀独慕神仙道,芥子虽穷寿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夏日过从叔幽居

且将一叶系垂阳,门对清溪夏日长。

林下喜逢青竹卷,局边输却紫罗囊。

碧蹄骏马衔刍细,红粉佳人挈榼香。

伯仲历官年尽少,那知不笑汉冯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族叔处士

我家名士已无求,若见翔鸿便举头。

紫石岩边吟绣段,青苔纸上落银钩。

高人酒席称无醉,细字经书读未休。

定是仙山足灵药,年过八十转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桐庐厅睹论事叟

扰扰厅前走羸瘵,中有老人扶杖拜。

天公霹雳耳不闻,犹为子孙争地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