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箭连中双兔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注释

宸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
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狡猾。
窟:洞窟,这里指窝。
纤骊:古骏马名。
讵:岂,怎。
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
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
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
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狩猎的盛况,展现了古代帝王们在秋天举行的游獵活动。开篇“宸游经上苑”即设定了帝王巡猎的高贵气氛,“羽猎向闲田”则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狩猎情景。

接下来的“狡兔初迷窟,纤骊讴著鞭”生动地描绘了猎犬追逐兔子、猎人挥鞭指挥的情形。其中,“狡兔”二字塑造了兔子的机警与迅速,而“纤骊”一词则形容了猎人的细心和技艺。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描写的是箭术的高超,射手仅需几次尝试,就能一次射中两只兔子,显示出射箭技术的精湛。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则转换了情景,从白日狩猎转入夜晚的氛围。射手在月光下射击,仿佛魂魄也随着箭矢飞扬,这里不仅描写了技艺,更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表达了狩猎成功后的喜悦与庆祝之情。狩猎本是皇家娱乐活动之一,这里则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氛围。

最后,“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则将这场狩猎比喻为古代君主的英明与壮举,并且暗示着诗人对于历史佳话的一种怀念之情。这也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次狩猎的记录,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颂歌。

收录诗词(103)

苏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 字:廷硕
  •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 生卒年:670年-727年

相关古诗词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五丈旌旗色,百层枌橑光。

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

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

功役隐不见,颂声存复扬。

权宜珍构绝,圣作宝图昌。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汤。

冢卿才顺美,多士赋成章。

价重三台俊,名超百郡良。

焉知掖垣下,陈力自迷方。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

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

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

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踌躇。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黄山积高次,表里望京邑。

白日最灵朝,登攀尽原隰。

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

烟霭长薄含,临流小溪涩。

宾朋莫我弃,词赋当春立。

更与韶物期,不孤东园集。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