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静照堂》由宋代诗人王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静照堂的追忆与向往之情。
首联“曾过槜李古禅关,十五年来梦想閒”,诗人回忆起曾经造访静照堂的情景,时间已经过去十五年,那些美好的梦境似乎还在心头萦绕。这里运用了“槜李”这一地名,暗示了静照堂所在之地的古朴与宁静,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悠远的历史感。
颔联“闻说新堂增胜概,又怜游客变衰颜”,转而表达对静照堂今日之变化的感慨。听说新堂增添了许多新的风貌,不禁让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也已老去。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变化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易逝。
颈联“香檀印篆销晨暮,题墨笼纱记往还”,进一步描绘了静照堂内的情景。香檀木的香气与篆刻的痕迹在晨昏交替中消散,而墙壁上的题字则记录着过往的来往。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静照堂的幽静与历史的沉淀。
尾联“能了一心随处静,何须辛苦远人寰”,是诗人对静照堂精神境界的领悟与追求。他认为,只要内心能够平静,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宁静,不必为了远离尘嚣而刻意寻找远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的纯净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静照堂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