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吟(其三)

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

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

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

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

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目光投向远方的道院和参天大树,视野开阔。他注意到天边的浮云散开,露出远处江面上的山峦。山中隐藏着传说中的禹书记载,用竹简密封在石函之中,引发了诗人的探索欲望。

诗人想要亲往寻找这份历史遗迹,决定沿着古老的道观路径探寻。然而,他担心云雾再次合拢,阻碍了他的行程,于是犹豫不决,似乎在权衡是否真的要独自前往,最终可能只能空怀遗憾而归。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的敬仰与追寻,以及对未知的探索与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心态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杂吟(其四)

凤皇粲德文,和鸣亦嘒嘒。

举世未曾见,众口称丽美。

唐虞有至治,千载盛传闻。

学者抱典谟,终年向人论。

舜死凤不来,寒士长欣欣。

形式: 古风

赋得春阳曲戏柬天文

钱唐苏小小,京洛董娇娆。

秾芳竞桃李,清润并琼瑶。

颓山左右倚,因风上下飘。

东邻不姓宋,无吝一相邀。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日作

危阳既骄夏,衰霖复伤秋。

夏骄众夫病,秋伤田畯忧。

少壮且颓堕,耆人衷百愁。

万物蒙化成,圣贤岂有谋。

栖栖非为佞,驾言我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偶述情事

投弁归柴荆,时晦企遵养。

颇谐筑搆庸,亦遂灌植赏。

素履暮已定,空法独结想。

自甘娄生戒,无论□□□。

衷和亦气谧,焉足问直枉。

违俗柰束扰,钩校既非尚。

物理不爽铢,答应难绝响。

一旦□□□,□□□□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