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其二)秋夜和李清照韵

梧梢挂月,绣户生寒,西风又添愁戚。

病与秋深,一缕恹恹气息。

檐前琮琤碎玉,更空阶、虫声暗急。

撇得我,恁憔悴、自已镜中难识。

梦里分明欢笑,香肩凭、颠倒鬓钗偷摘。

忽被风惊,倩影和灯吹黑。

又是打窗微雨,向芭蕉叶上频滴。

欹着枕,把泪儿、揾住怎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鉴赏

这首清代丁澎的《声声慢·其二》秋夜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寂寥的画面。"梧梢挂月,绣户生寒",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月光透过梧桐,映照在绣户之上,透露出深深的寒意。"西风又添愁戚",西风吹过,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愁苦。

"病与秋深,一缕恹恹气息",词人借秋病之躯,表达了自己身心疲惫的状态。"檐前琮琤碎玉,更空阶、虫声暗急",檐头的雨滴声和虫鸣,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撇得我,恁憔悴、自已镜中难识",词人感叹自己的憔悴,连镜子都无法认出自己。

下片回忆梦境,"梦里分明欢笑,香肩凭、颠倒鬓钗偷摘",展现出昔日的欢乐时光,然而梦醒后的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忽被风惊,倩影和灯吹黑",风的突然吹灭了灯光,也吹散了美好的幻象。

"又是打窗微雨,向芭蕉叶上频滴",窗外细雨如诉,敲打着芭蕉叶,更添词人心中的哀愁。最后,"欹着枕,把泪儿、揾住怎得",词人倚枕而泣,试图抑制泪水,却无法阻止情感的宣泄。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秋夜的景物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愁绪和对过去的怀念,语言婉约,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72)

丁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初临.招隐

若有人兮。南山之下,丛篁以筑居兮。

芳草悠悠,王孙胡不归兮。临流可鼓枻兮。

搴兰旌以浩歌兮。白云在天,沧波何极,欲往从兮。

北渚辛夷,西堂蟋蟀,蛾眉独处,私自怜兮。

猿惊鹤怨,山中难久留兮。我所思兮。

望涔阳暮与朝兮。悲哉兮。露白枫青,历九秋兮。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新雁度瑶台.归里过访张祖望从野堂率赠

胡不归哉。喜仲蔚、蓬门客到长开。

茅檐月出,数湾渌水萦洄。

此君谁伴,篱边还种,老菊疏梅。

惟此事,便一生足了,浊酒三杯。

自称烟波钓叟,泛溪南小艇,独与予偕。

红鳞网得,白堕方沽,紫芋初煨。

望皋亭如带,平桥外、人醉蒿莱。

渔蓑侣,向五湖争长,终让于思。

形式:

双燕入珠帘.题王丹麓听松轩图像.新谱犯曲,上五句[双双燕],下五句[真珠帘],后段同

层轩半落偏近沼,依云倚阑孤眺。

披襟谡谡,隔水笙簧幽窈。

孙绰庭前陶令宅,秋枕上、数声清晓。堪效。

似黄庭惯写,君家逸少。把镜王濛自照。

羡斯人、宜置海山蓬岛。轻阴满地,洗耳科头都好。

一曲樵歌三弄笛,尽消受、断鸿残蓼。应笑。

念几度悲秋,著书人老。

形式:

琐窗寒.东风

谁遣伊来,薄帏轻透,恼人情绪。

偷送春光,巧逗眉心一缕。

怪东君、着意相寻,黄昏满院催红雨。

更入柳非烟,弄花无影,断肠何处。憔悴。

防人恨,偏瘦惹梨花,香翻燕羽。

墙头马上,剪剪轻寒乍起。

晕红酥、渐逼罗襟,画楼垂手人如醉。

倍愁他、惯引消魂,赚尽伤春泪。

形式: 词牌: 琐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