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朝廷中的谋士们在讨论国事,边疆的将士们则在奋勇作战。具备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
攻打燕国是否可行?众人认为可以。今日我们在楼台上庆祝胜利,预示着明年将稳固江山如山河般坚固。
大家共同高唱《大风歌》,不久后四方的祝贺就会纷至沓来。

注释

谋臣:朝廷中的智囊。
尊俎:古代宴会中用来盛放酒肉的器具,象征礼仪和决策。
将士:指士兵。
干戈: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天时:有利的时机。
地利:地理上的优势。
人和:人心所向,团结一致。
燕可伐:能否攻打燕国。
楼台鼎鼐:楼台之上庆祝胜利的宴席。
带砺山河:像带子和砺石一样牢固的江山。
大风歌:刘邦登基后所作,表达豪情壮志。
四方来贺:各地前来祝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景象,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和平,以及人民的喜悦心情。诗中“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两句表明朝廷内外治国安邦之图,既有文臣筹谋,又有武将守备,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稳固与强盛。

接着,“天时地利与人和”一句,则是对古人理想中的“三和”(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这里特指天气适宜、土地肥沃以及人心所向,共同造就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紧接着,“燕可伐欤曰可”一句,用古代伐木为燕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得时得势、顺应天意去行动的积极态度。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两句,则描写了一个景象:今天的繁华与歌舞升平,将会延续到来年,甚至能使人忘却世间的烦恼,让人们在自然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两句,展现了全国上下同乐、欢声雷动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庆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安定繁荣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

细雨黄梅初熟,微风燕子交飞。手拈团扇写新题。

心事恹恹难寄。片月只堪供恨,双星却有重期。

石榴裙子正芬菲。知为何人慵系。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

素面偏宜酒晕,晓妆净洗啼痕。只疑身是玉梅魂。

长为春风瘦损。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挂愁村。

落花飞絮耿黄昏。又是一番新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三)武昌妓徐楚楚号问月索题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虾须。

试问中情几句。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吴曲.怀襄阳

说襄阳、旧事重省。记铜驼巷陌、醉还醒。

笑莺花别后,刘郎憔悴萍梗。

倦客天涯,还买个、西风轻艇。

便欲访、骑马山翁,问岘首、那时风景。

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漫吊景。

冷烟衰草凄迷,伤心兴废,赖有阳春古郢。

乾坤谁望,陆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

形式: 词牌: 西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