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咏(其四)》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描绘了时光流逝、自然界的变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首句“岁月忽已徂”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慨,紧接着“鶗鴂相悲鸣”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哀愁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随后,“霜霰作严寒,繁华伤伶俜”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冷酷与生命的脆弱,繁华过后留下的只是孤独与哀伤。
“美人隔云端,怅望驰远情”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但又因距离遥远而感到无奈与失落。“光彩缅中夜,惝恍朝玉京”通过对比中夜的光芒与朝向仙境的恍惚,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精霸召玄感,鸾鹤骖群灵”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与仙鹤共舞的仙境图景,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渴望。“灿然启玉齿,含笑相逢迎”则以微笑迎接,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相遇的期待与喜悦。
“钧天闻广乐,环佩解瑶璚”描绘了仙境中的音乐与装饰,进一步渲染了超凡脱俗的氛围。“授以不死药,一粒千万龄”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希望在仙境中获得永恒的生命。
最后,“世罕冲霄骨,焉能测渊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超越世俗的渴望。“宝箓示不识,酣饮终馀生”则以宝箓难识、最终醉酒度过余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以及在幻想中寻求解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理想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超越世俗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