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
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
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
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这首清代词作《踏莎行·无题》是郑燮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厚的亲情和友情,以及其中的微妙情感纠葛。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开篇点明了主人公与对方的关系,既是亲戚又是文学知己,暗示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十年幼小娇相护",回忆起两人从小一起成长,互相照顾的温馨时光,尤其是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更显出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通过比喻,表达了无需外在引导,两人心意相通,自然能走到一起,进入彼此的心灵世界。"颠倒思量,朦胧劫数",则暗示了情感的复杂和命运的不确定,让人感到一种迷茫和无奈。
"藕丝不断莲心苦",运用了莲藕和莲心的意象,象征着两人之间虽然经历波折,但感情纽带始终坚韧,内心的痛苦也由此而来。"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直抒胸臆,表达出主人公对相见时的矛盾心理,既害怕深情相视带来的痛苦,又渴望真正体验那种情感的极致。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书画家、文学家。名燮,汉族。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
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
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未暇骖鸾信不诬,玉簪罗带路纡萦。
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