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汤珍的《浪淘沙三首(其一)》描绘了淮河与清河交汇处的壮阔景象以及其中的舟行风险。首句“淮河一道达清河”,展现了两条大河在此交融的壮观画面,暗示着水势的浩荡和航道的繁忙。次句“如此风波可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汹涌波涛的惊叹与无奈,暗含着航行的艰难。
接下来两句“东岸沙崩西岸长,南船来较北船多”,进一步描绘了两岸地貌的变化和舟船往来的态势。沙岸的变迁反映了自然的力量,而南船与北船的对比,则可能暗示着地域间的贸易或人文特色。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淮河沿岸的地理风貌和舟行生活,展现出明朝时期水路交通的独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