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秋(其二)

花天狂艳不可当,秋风一扫生清光。

凉月娟娟出海峤,不照繁华照枯槁。

古来惟有楚大夫,不识此时风月好。

登山临水发悲歌,先生感慨何其多。

遂令金天少颜色,吁嗟秋兮奈尔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到来时的景象,以花天的绚烂与秋风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花天狂艳不可当"写出了春天般的繁花似锦,但"秋风一扫生清光"则揭示了秋风带来的清新和凋零。"凉月娟娟出海峤,不照繁华照枯槁"进一步强调了秋月的冷寂,它照亮的是凋零的枯枝败叶,而非春天的繁华。

诗人借古人楚大夫的形象,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登山临水发悲歌",体现了诗人面对秋景的深沉思索和情感宣泄。最后两句"遂令金天少颜色,吁嗟秋兮奈尔何",直接抒发出对秋天的无奈和叹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送秋(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8)

汤储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秋(其三)

我今飘泊何所成,扣船但欲为商声。

惟有秋风不世情,昨来江上相和鸣。

落叶哀蝉亦叹息,逋臣嫠妇皆涕零。

此时月白霜露清,我心所感犹和平。

但愁过此多冰雪,其声凛栗难为听。

形式: 古风

采石冈怀古

采石嶙峋翠接天,江流到此欲回旋。

六朝歌舰争姑熟,万古?船醉谪仙。

此去金陵才百里,我怀明月已千年。

英雄马槊诗人笔,一样湮沦付暮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读梅宛陵诗集书后(其一)

二百年来无此作,宰相亦知公能诗。

何不荐公立廊庙,粗官垂老犹苦饥。

平生知己一永叔,谓公诗为《雅》《颂》遗。

何不荐公使秉笔,为公作叙徒歔欷。

或疑造物有成例,以韩匹欧郊况梅。

郊也苦寒已如此,公欲无穷安得辞。

当日公卿不知惜,即今宛水犹相思。

景梅一亭万夫望,恨不起公歌《竹枝》。

形式: 古风

读梅宛陵诗集书后(其二)

人谓诗以穷而工,我谓工诗而后穷。

自古诗人多富贵,《雅》《颂》作者何雍容。

间有孤生一枝笔,不与群雅相和同。

驱使神鬼出奇怪,雕剜造化开屯蒙。

江山涕泣诉真宰,恐千万年无鸿濛。

然后帝乃降薄罚,捐除禄命称诗雄。

使公稍能自贬损,登之馆阁声隆隆。

公乃爱穷死不悔,君相欲福难为功。

呜呼《大雅》久沦丧,齐鸣瓦缶轻黄钟。

江河赖此为砥柱,倒障狂澜使勿东。

万岁千秋有述作,何须与世问穷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