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其二)

何处不相思,中天照彻时。

昌期逢圣主,月桂长新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团圆与永恒的向往。首句“何处不相思”直接点出主题——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都充满了思念之情。接着,“中天照彻时”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天空,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后两句“昌期逢圣主,月桂长新枝”则寄托了对盛世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通过“昌期”(吉祥时期)与“圣主”(贤明君主)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的祝愿。而“月桂长新枝”则是对长久幸福生活的隐喻,月桂树常青,意味着这种幸福可以持续不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美丽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和谐、团圆与永恒的追求。

收录诗词(110)

陈仁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其三)

梦见关山候,愁闻风雨时。

羁人新荡样,月影下波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中秋(其四)

游人凡气尽,历历是神仙。

但恐神仙去,独留冰雪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中秋(其五)

心与鸥俱白,琴将鹤共弹。

忽闻松子落,微听水流潺。

形式: 五言绝句

中秋(其六)

无计留月住,孤城绝域看。

居延击刁斗,闺梦到城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