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陈柄德所作的《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官职与能力的谦逊自省。
首句“五色天书彩凤腾”,以五色天书和彩凤腾空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皇帝诏令的神圣与威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受到的恩宠如同凤凰般高飞。
“圣恩高厚貌躬膺”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典的深切感激,认为这份恩典深厚无比,自己深感荣幸。
“八年司铎犹多忝,百里专城岂曰能”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表示虽然已经担任了八年教职(司铎),在百里之内的地方治理(专城),但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表达了谦虚的态度。
“毡过三冬忘冷薄,梯升初级早淩兢”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与努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够克服困难,不畏艰难;在初入官场时,就已开始谨慎行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最后,“追思射策明光殿,廿载功名得未曾”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明光殿参加策试的情景,感慨自己二十载的功名之路,未曾有过今日的荣耀与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对自己官职的谦逊态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