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题为《陶南川中丞平寇志喜》。诗中描绘了陶南川中丞在平定叛乱后带来的新气象和深远影响。
首句“殊俗沾新化”,点明了陶南川中丞的治理成果惠及不同风俗的地区,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接着,“中丞本钜儒”一句,赞美了陶南川中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强调了他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地平豺虎穴,天锡凤凰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陶南川中丞清除叛乱,稳定局势的功绩,以及上天对其才能的认可与赐予。其中,“地平豺虎穴”象征着平息叛乱,扫除邪恶势力;“天锡凤凰书”则寓意着上天对他的嘉奖和赏识。
“绿野饶香稻,沧洲敞弊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安宁的景象。绿野之上,稻谷飘香,象征着农业丰收,百姓生活富足;而“沧洲敞弊庐”则展示了陶南川中丞治理下的地方,不仅经济繁荣,社会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人们安居乐业。
最后,“薰风吹病枕,身已在康衢”表达了诗人对陶南川中丞政绩的高度赞扬。在陶南川中丞的治理下,百姓得以摆脱困境,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这里的“薰风”象征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暗喻了陶南川中丞的仁政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的心田,使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走向康庄大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陶南川中丞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全面成就,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