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四)

性不事轩冕,敢从公卿游。

田歌扣牛角,谁意乐府求。

公有三岛客,凛然气横秋。

赋诗两未厌,卒岁当优悠。

越吟何太早,言寻丘壑幽。

但恐元龙笑,汲汲谋田畴。

寄语玉涧友,达人遗乘流。

拄笏看西山,不妨兹唱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次韵曲水泛舟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泛舟曲水,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首句“性不事轩冕,敢从公卿游”,诗人以自谦之语表明自己无意于官场的权贵地位,却愿意与公卿交往,这既体现了他的人格独立,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

接着,“田歌扣牛角,谁意乐府求”两句,通过描述农夫在田间歌唱,以牛角为乐器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状态的向往。

“公有三岛客,凛然气横秋”则转而描绘了一群高士相聚的场景,他们气度非凡,仿佛秋日的清风,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的“三岛客”可能是指三位隐居的高人,他们的存在为诗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追求。

“赋诗两未厌,卒岁当优悠”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泛舟时赋诗作乐,乐此不疲,直到岁末仍感到悠闲自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越吟何太早,言寻丘壑幽”中的“越吟”可能是指越地的民歌或吟唱,诗人询问为何如此早地吟唱,似乎是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同时表达了对探寻幽静山林的渴望。

“但恐元龙笑,汲汲谋田畴”则借用了三国时期名将陈元龙湖海之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担心像陈元龙那样过于急切地追求功名利禄,从而失去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最后,“寄语玉涧友,达人遗乘流。拄笏看西山,不妨兹唱酬”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友人能成为真正的通达之人,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平和。同时,诗人也表示愿意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美景,通过诗歌交流,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讼风伯

天胡久不雨,我欲讼之天。

二麦槁欲死,骄阳犹炽然。

重阴数布野,雨意来无边。

未许一濡地,辄遇四风颠。

摆摇涧谷响,宁复留云烟。

雨师良已勤,风伯殆未悛。

天公纵此为,忍使暴我田。

默诉若有答,不待巫史传。

昨者六七月,屋溜如绳悬。

淋漓逮十日,奔突溃百川。

行旅已断道,闾阎欲通船。

不藉屏翳功,日星几变迁。

我请酌民情,血诚通帝渊。

风雨要有时,乃不为咎愆。

赤子仰粒食,云何绝其烟。

徒闵负贩劳,不忧稼穑先。

怨讟满南亩,欢忻为市廛。

谩说昏垫害,欲誇扫除贤。

何曾补日月,空祇留饥年。

区区讼风伯,聊赓退之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雨后见月

薰风转亭午,流汗浃絺绤。

隆隆空山雷,跨海飞雨黑。

芭蕉集乱响,风竹泻暗滴。

悬知岁有待,已喜瘴先涤。

沈沈璧月上,稍稍星河出。

枕簟延清光,草木冱寒碧。

幽人梦未回,良夜谁与惜。

隔篱唤西家,倒榼共馀沥。

西家长苦贫,而有好颜色。

终年饭半菽,爱酒无从得。

嗟余不解饮,看尔时举白。

岂不贤老兵,聊慰羁旅夕。

形式: 古风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一)

一更山吐月,鉴影摇空澜。

悬知今夕游,不减蓬瀛看。

净雾扫馀瘴,清飙戒初寒。

行乐不可迟,乃此桂未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其二)

二更山吐月,玉杯侧清夜。

谁知蜑子船,独钓澄潭下。

幽人酌桂醑,冰碗白玉藉。

他时罗浮录,父老成佳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