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谷僧真率处

荒径草生满,空堂夜不关。

焚香修竹里,絓衲野藤间。

淡朴堪离俗,疏慵始称閒。

客来无所事,瀹茗对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南谷的简朴生活场景。首句“荒径草生满”渲染出环境的荒凉与自然的野趣,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空堂夜不关”,夜晚的空堂未被关闭,更显出僧人的自在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焚香修竹里,絓衲野藤间”两句,通过焚香、修竹、经络、野藤等意象,展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清静与自然和谐之美。焚香不仅净化了心灵,也营造了宁静的氛围;修竹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经络和野藤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野性。

“淡朴堪离俗,疏慵始称閒”表达了僧人追求的是一种淡泊名利、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状态能够使人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自由。这里的“淡朴”不仅指物质上的简单朴素,更是精神上的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疏慵始称閒”则强调了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只有在疏懒与悠闲中,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与自由。

最后一句“客来无所事,瀹茗对前山”描绘了当有客人来访时,僧人以泡茶待客,面对山景,享受片刻的宁静与交流。这不仅体现了僧人待客的热情与礼节,也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送余大尹

山郭惠风和,湖田好雨过。

鸣琴初住响,行旆又闻歌。

赴阙心应重,怀民梦亦多。

旌褒垂已及,天诏有馀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黄山盛节妇挽诗

旌显非初望,归全是宿心。

痛怜双孺在,笑入九原深。

剑及延平化,珠还合浦沈。

生荣死更好,乡国有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雪渔

放浪原无定,苍茫任所之。

一蓑堪入画,独钓雅宜诗。

清绝将谁偶,幽奇只自怡。

也知鱼不食,趣在水寒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陈白沙赠僧古渊诗后

西墅开馀景,东山异物华。

桓荣方在国,韩愈已辞家。

吟刻云扉竹,閒烹石鼎茶。

忘形忽相遇,不用具袈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